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参保人看过来: 养老金传来好消息 看看对你有什么好处?

    信息发布者:遥远的理想ova
    2017-02-05 20:32:51   转载

     

    与养老相关的话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例如:养老金并轨、延迟退休、养老金入市....今天,我们还得接受一个新词:“养老金全国统筹”!

    什么叫养老金全国统筹?所谓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全国范围内统一制度规定、统一调度使用基金、统一经办管理、统一信息系统为主线,实现全国基本养老保险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

    其实,“养老金全国统筹”是一个“中国概念”,国外没有这个词。国外所有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都是由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举办,负责收钱发钱,财权和事权很匹配。

    而中国的养老金统筹则是从县级统筹起步,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呈现自下而上的特点。

    金投网小编表示,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有五大好处:

    第一,养老金全国统筹以后,职工基础养老金能真正实现全国调计、精算平衡,解决了各地区收支结余差异大的问题;

    第二,对老百姓而言,养老金全国统筹后,就不必担心因为区域和岗位流动性造成的养老金转移接续障碍;

    第三,有利于养老金制度结构的调整,避免了现在的混账管理,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分开,明确政府责任;

    第四,能缓解目前养老金欠账严重的问题;

    第五,能进一步实现国民基础养老金全覆盖,若制度结构不清晰,全覆盖很难做到。

    打个比方,如果实行全国统筹,那么一个劳动者在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城市流转就业的时候,不需要反复地去退保与参保。

    问题是:为什么养老金全国统筹这么难?我国早在社会保险法中就明确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

    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是提出“十二五”期间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此后,国家相关部委领导每年都表示要推进全国基础养老金统筹方案。

    人社部报告显示,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出台了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办法。

    但有数据显示,大部分地区仅止于制度或者通过很小比例的调剂金形式部分统筹,只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陕西、青海等极少数地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金省级统收统支,其他地区基本都是停留在县(市)级统筹阶段。

    换句话说,多数省份的省级统筹只是在省级建立了调剂金制度,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给付与管理均在地级市层面,有的地区甚至连地级市统筹都没有完成,因此,养老保险基金可能散落在全国200多个地级市。

    金投网小编介绍,按照人社部公开的时间表,2016年年底应该出台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结果却未如约而至。

    原来养老金全国统筹难在这儿!——如何平衡和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和责任。

    比如,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由于有大量年轻外来人口流入,养老金均有大量结余。而东北三省由于老龄化严重,人口又外流,养老金出现亏空。

    有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底,深圳、广东、北京、四川、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养老金均有大量结余,其中,广东省结余6158亿元位居全国之首。

    但与之相悖的是,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和青海等地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均已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的情况。

    计算结果显示:2015年基本养老金结余最高的广东与结余最低的黑龙江两个地区之间,养老金结余已相差近70倍。

    如果实行全国统筹,这意味着养老金有结余的省份要补贴亏空的省份,“先富带后富”这势必会引发养老金有结余省份的不满。

    而且,如果实行全国统筹,还可能出现生育率高的省份补贴生育率低的省份这种情况,因此,养老金全国统筹“步履蹒跚”!

    到底该怎么统筹?业内似乎有不同的声音。有专家认为,社保费有太多的随意性,有的人缴满了15年就不再缴费,有的人收入偏低也放弃了缴费,这种随意性导致我国参保人群当中缴费人数的占比持续下降。

    一旦实行“社保费改社保税”,参保人只要有收入就要参加社保,这将有利于强化社保税的征缴和参保面的巩固,对参保面刚性的扩张有很大帮助。

    此外,在业内看来,为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相关部门有“伤筋动骨”或“以稳为主”两条改革路径。

    一种是一步到位地实现统收统支的全国统筹,第二种是渐进地先建调剂基金再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筹。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